第117章 撬动百亿公司
他对做投资人没有兴趣。
就想做合伙人。
先用这家公司在华尔街纵横,至于香港,则用独角兽投资公司。
虽然要分一半的钱出去,但风险也被分担出去。
杰罗姆沉吟了下,“你想要做合伙人的话,要投资多少?”
“如果我投资100万美金能拿到多少股份?”徐洛道,“我并非是单纯投资,更是和你们一起把事情做大。”
杰罗姆认真思考,才说道:“10%。”
“OK,那我投资150万美元,我要15%的股份。”徐洛开出自己的价码,“伙计,我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数字。”
别看现在KKR公司去年就操盘3.8亿美元,然而这笔资金,大约有60%来自原商业银行的贷款,仅有10%左右来自收购人,而剩下的30%最初大多来自于保险公司。
他们就相当于操盘手而已。
每单生意就是收取相应的佣金。
杰罗姆道:“我需要和伙计们商量商量。”
“OK,我等你的好消息。”徐洛道,“我会在外面等你。”
说完,起身来到外面,杰罗姆则将其他人叫到他的办公室里。
一开始罗伯茨和杰罗姆认为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接纳新的合伙人很有必要。
其他人则认为现在马上就是12月份,说不定熬到明年就能带来盈利。
商讨十几分钟后,剩下的人也同意接纳新合伙人。
而且人脉和信息如同一个存折一样,是财富的来源。
如同美国的很多公司聘用一些退休的公司首席执行官当董事,这些董事们每年无须参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只需要介绍几个人就行。
他们得到的则是巨额的咨询费用,这些咨询费用就是对他们广泛的人脉网络和信息资源的补偿。
现在能迎来一个到处开演讲会的人,似乎也能对公司的发展有所帮助。
虽然手中的持股比例会被分散,但如果对方是一个草包,也可以将股份回购。
所以等杰罗姆将徐洛叫到办公室时,股权协议多了一条约定,那就是徐洛必须为公司创造收益,而不是跟风险投资人那样,等着分钱。
对于这条徐洛当然没意见,当即提笔签下自己的名字。
并让陈淑蓉通过香港的跨国银行向他们汇款。
杰罗姆为了欢迎徐洛的加入,特意开一场欢迎酒会。
酒会开过后,就开始工作。
徐洛询问杰罗姆:“现在公司是如何运作的?”
杰罗姆:“?”
难道他什么都不知道就直接加入公司?
但还是耐心解释:“主要是杠杆收购,你应该知道如何杠杆收购吧?”
徐洛点头,“我知道杠杆收购,但我的想法是,我们为什么不找那些管理层拥有公司股票的公司?我认为他们会更主动有效的管理好公司。”
“而我们这些合作伙伴则要在项目中自己进行投资,更重要的是,要同收购的管理层以及他们的投资者一同获利。”
“这样,我们就能实现共同致富,所有人一起挣钱的多赢局面。”
闻言,杰罗姆眼睛一亮,他从成立公司之初就是这样的想法。
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居然和他一样的想法。
徐洛接着说道:“并且如果我们只是做几亿美金的生意,很难受到巨额的回报,我认为我们应该操盘大生意。”
“大盘生意?”杰罗姆沉吟了下,“大盘生意的话我认为也确实可以去尝试一下,相信Mac你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
“我需要好好看看。”徐洛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在KKR公司待了两天,从市面上购入大量的报纸和刊物,认真研究后,他发现目标公司——大陆石油公司。
这是一家摩根财团独家控制的石油公司,是现在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当前大陆石油公司在美国500家最大公司中名列第十四位。
按照现在的股价计算,这家公司现在的市值在110亿美元之间,纳税后的利润大约在10亿美元左右。
之所以想要收购这家公司,是因为当前美国正发生对化工业影响深远的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由于去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5%,卡特总统下了【高利率】这一剂猛药。
结果从今年开始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很多化工巨头只能维持不到60%的生产能力。
第二件事情由于石油危机,导致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的价格,这一招直接导致全美境内化工巨头的成本上升近40%。
第二件事情是美国国会表示将要通过具有极高民众支持度的【超额清理法案】。
这项法案会要求那些化工巨头,在5年内提供16亿美元的信托基金用于清理有害物质。
这三件大事会促使美国那些化工巨头把能源危机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
除了这三件事情外,现在金融界也已经开始流行垃圾债券。
英文名叫Junk Bond,简称JB。
赫赫有名的华尔街的野蛮人——迈克尔?米尔肯从74年开始就一直在推广垃圾债券。
以至于现在垃圾债券已经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
收购有时候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就特别合适这个说法。
徐洛打算用垃圾债券(JB)去撬动这家美国第九大公司。
确认好目标,就开始着手准备购入的方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